主修與學程:選校時不能忽略的大事!
老實說,選大學不是只看校園漂不漂亮或餐廳有沒有炸雞漢堡。真正重要的是,這間學校能不能幫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而主修與學程內容,就是這趟旅程中的關鍵。給正在煩惱選校的高中生 (還有你們親愛的爸媽) 這篇文章告訴你怎麼用聰明又實際的方式,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學校!
從你是誰開始:先認識自己!
還沒開始查學校名單之前,先來認真思考一下你自己的強項、興趣和個人特質。你喜歡解決什麼問題?什麼事情讓你充滿動力?
小練習:
看這一份身份 / 角色清單 (例如「問題解決者」、「藝術家」、「組織高手」等)
勾選 10 個最像你的身份或角色
選出前三名,再寫下你平常怎麼展現這些角色 (例如:在學校幫忙規劃活動、照顧弟妹、自己做作品)
然後,對照看看有哪些主修和你這些特質相符。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幫助者」又是「科學家型」,那麼公共衛生或生醫工程可能就很適合你。
天賦測驗也很有幫助喔: 像 YouScience、CareerExplorer 和 FutureScape 這些工具能幫你找出你的自然優勢和潛在職涯方向。
小提醒:別讓性別或社會偏見限制你自己。根據研究,64% 的女學生其實有做 STEM (科學、科技、工程、數學) 工作的潛力!
現在超夯的熱門主修有哪些?
1. STEM 大爆發 - 電腦工程、工程、數據科學這些科系正夯,找工作也很強!
2. 綠能與永續當道 - 氣候變遷讓環境與永續相關科系越來越受重視。像 Vanderbilt 就推出了跨領域的氣候研究 (Climate Studies) 主修。
3. 跨領域才是王道 - 現在很多學校都推出融合兩個領域的主修,例如 UIUC 的 CS + X (電腦工程加上另一個領域),錄取率還比純 CS 略高!
4. 數據技能進軍人文學科 - 像 Denison 大學的數據分析 (Data Analytics) 主修,讓你在人文學科中也能學到實用的科技技能。
主修重要,但技能更關鍵!
有 93% 的雇主表示,他們看重批判思考能力勝過你主修什麼科目。其他最受歡迎的技能還有:
溝通表達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適應力 (因為工作變得超快!)
所以,不管你主修什麼,把重點放在學會這些技能,才是真的有價值!事實上,某些技能組合可以讓你的起薪提高 20~30%。也就是說,培養市場需求高的技能和選擇主修一樣重要。
小心「轉系」這個陷阱!
學生常常問我:能不能先申請錄取率比較高的主修,入學後再偷偷轉去熱門科系 (像電腦科學或商學) ? 聽起來聰明,實際成功率極低。
為什麼呢?
熱門科系通常不開放轉系,或競爭超激烈。
你可能浪費一堆時間在沒興趣的課上。
申請時如果沒展現對主修的真誠興趣,學校招生官一眼就看得出來,大幅降低申請競爭力。
正確做法:提前研究各個主修的轉系規定,選課策略要靈活,找些有關聯的主修也不錯 (例如電腦科學 vs 資訊系統)。
大學怎麼看你的未來主修選擇?
學校不只在看你有沒有慧根完成課業,更會看:
你有沒有學過這個領域的相關課?
課外活動是否跟未來主修有關?
你是否真的了解這個科系在學什麼?
你的未來目標和主修有沒有連結?
不是一定要上昂貴的夏令營,其實自己主動做的專案、研究或活動,不僅僅不花錢,反而更吸引人!
以 Stanford 為例: 有位學生想讀「符號系統學系 (結合電腦科學與人文)」,他在高中修完所有數學課,還去社區大學修 CS 課程,並做了相關特殊專案。這種自學與實踐的精神,大學最喜歡!
想要被錄取?關鍵是「深入」而非「樣樣通」!
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主修中脫穎而出:
在 core courses 之外,把握學校裡能修的最難的相關課
做出長期、有意義且具影響力的課外活動
和老師或相關領域專家建立關係 (或一起做專案)
花時間研究科系實際內容,讓你寫申請文時超有料!
真實成功案例:
自創非營利組織,使用 3D 列印製作動物義肢
建立移民法律平台,媒合會說母語的律師
自學寫程式後,創業並成功營運平台
發明並取得奈米科技藥檢設備專利
你沒聽過但可能超適合的冷門主修!
有些主修雖然冷門,但超實用:
美國研究:很適合對政策、商業、媒體有興趣的人
認知科學:結合心理學、人工智慧、UX 設計等
數據科學:幾乎任何行業都用得到!
小建議:多用像 College Board 的 BigFuture 工具,也可以問學長姐、查課程內容,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開放心態 + 聰明選擇 = 最佳組合!
主修真的重要,但它不是限制你的框架,而是幫你開啟人生大門的鑰匙。用你的特質、強項與目標來做選擇。放心,你不需要現在就決定一輩子的方向,只要一步一步朝著你想走的路前進就夠了。
所以下次有人問你:「你想主修什麼?」你就不會再一臉問號啦,因為你已經想清楚,知道什麼最適合你自己,而且這答案應該超有你的個人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