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暴增、考試回歸、AI 風險爆表:國外大學申請生存守則

如果你正準備踏上申請大學的旅程,那可要繫好安全帶啦~ 2025–2026 的申請季,保證是近年來最「熱鬧」的一次。從考試制度變動、AI 作文爭議、政策更新到申請人數破紀錄,消息多到眼花撩亂!

不管你目標是美國、英國、加拿大,還是澳洲,掌握最新趨勢不只能幫你搶先一步,還能少走很多冤枉路、減少不必要的壓力。


🇺🇸 美國大學趨勢:8 個你一定要知道的重點

1. 申請狂潮繼續升溫

沒錯,申請人數又創新高!上個申請季比前年多了 4% 的申請者、總申請量則多了 6%。大家都在「海投」,導致 Early Action 和 Early Decision 變得超級競爭

該怎麼做?
聰明地建立大學清單:挑選「夢幻校」、「適合校」和「安全校」的平衡組合。不要一味多投,重點是每一份申請都要能展現你是誰、為什麼跟這所學校很搭!


2. 南方公立大學超火紅

像是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 (UT-Austin) 超夯!2025 秋季就收到超過 90,000 份申請,暴增 24%,其中快一半是外州或國際學生,超驚人!

該怎麼做?
別忽略南方的大型公立學校,它們的名聲正在崛起、學費較親民,資源也可能跟私校和名校一樣好 (甚至更好)。


3. SAT / ACT 試探性回歸

雖然現在還有超過 2,100 間大學維持 test-optional (想看哪幾間是 test-optional 可以直接去 fairtest.org),但像哈佛達特茅斯等名校已經宣布恢復要求考試。他們認為這能讓評估更公平。

該怎麼做?
密切追蹤各校的政策 (真的很常變)。如果考試是選項之一,早點開始準備,尤其你是國際學生的話,考試分數能加分不少。當然,也別忘了托福、雅思或 Duolingo!


4.「光說了不算」的申請時代來臨

頂尖大學不只想聽你說你有興趣,而是要看你真的做了什麼。像商業、工程、資工、經濟、護理這類科系,尤其注重你過去的實際經歷。

該怎麼做?
去找和你想申請的科系有關的經驗!像研究計畫、實習、社團、暑期課程 … 都能展現你不只是「有興趣」,而是有行動、有投入、有影響力。若想知道課外活動到底對申請有多重要,看看這邊吧!


5. 用 AI 寫作文?招生官看得出來。

說實話,有學生用 ChatGPT 寫整篇作文,招生官也不是省油的燈,現在很多學校都有檢測工具,甚至已經有錄取被取消的案例。

該怎麼做?
可以用 AI 激發靈感或幫你破題,但文章一定要是你的聲音、你的故事、你的想法。真誠的內容,才會有靈魂,讓人印象深刻。


6. Common App 小幅改版

Common App 有兩個重大更新:

  • 「Additional Info 補充資訊」欄位從 650 字縮短為 300 字

  • 「Community Disruption 疫情影響」題目改名為「Challenges and Circumstances 個人挑戰與背景」,擴大你可以陳述特殊狀況的範圍

該怎麼做?
只在必要時填寫「補充資訊」區,不需要強塞不重要的內容。若你在求學路上經歷什麼影響申請的事件,可以在新改版的「挑戰」題目裡誠實分享。


7. 世襲制度 (Legacy) 逐漸退場

越來越多學校,特別是公立或被外界施壓的私立大學,開始取消對「校友子女」的加分,朝公平申請邁進。

該怎麼做?
別仰賴你的家族背景,展現你的故事、你的努力,以及你能為校園社群帶來什麼獨特價值。


8. 政治風氣也在影響學生選校

從校園抗議到法律變動,政治氛圍正在影響學生的申請選擇。大家越來越在意學校是否安全、有支持系統、價值觀相符。

該怎麼做?
要做 vibe check(感覺評估)!能參訪學校最好,或看學生分享影片、讀校刊、參加線上座談。問問自己:「這裡,我能做自己嗎?我會覺得安全、被支持嗎?」


其他國家趨勢快報

🇬🇧 英國 UCAS 自傳改版上路

從 2025 年開始,英國將淘汰傳統的自由格式自傳,改為 3 個結構化問題,更直接也更聚焦:

  1. 為什麼你想讀這門課/科系?

  2. 你的學歷和學習經歷如何讓你準備好這門課?

  3. 教育以外,你還做了哪些準備?為什麼有幫助?

該怎麼做?
寫得清楚明確,說明你為什麼選這個科目,以及你的背景如何支持這個選擇。英國申請最重學術動機。若想知道如何回答新版英國自傳,請看這邊


🇨🇦 加拿大繼續走「平衡路線」

加拿大大學仍採「整體審核」制:看成績、課外活動和寫作內容。熱門科系如工程、商學變得更競爭。

該怎麼做?
保持穩定表現:好好顧成績、參與你熱愛的事、寫作有想法有邏輯。他們找的是「成績好又多面向」的學生。


🇦🇺 澳洲政策可能要變了

光是 2025 年 2 月,澳洲就迎來近 20 萬名國際學生!但接下來可能會有限額、調高簽證費,尤其是熱門大學。

該怎麼做?
多關注新聞,保持彈性。也可以多看看區域型大學,它們可能提供類似課程、錄取壓力也較小。


大學申請世界正在快速改變,但好消息是:只要你保持資訊更新、腳踏實地、忠於自己,就絕對沒問題!學校不找「完美的人」,而是找「真實的人」。懂趨勢、定策略、放膽做自己,就是你最強的申請秘訣!

👋 需要幫忙嗎?
如果你現在有點混亂,或想找人幫你看策略、作文、選校清單,All-Out 隨時支援你!從考試計畫到寫自傳、從選校方向到面試準備,我們都可以陪你走這段路,歡迎聯繫我們,讓申請變得少一點壓力、多一點成功!

Previous
Previous

主修與學程:選校時不能忽略的大事!

Next
Next

Ivy Day 2025:該期待什麼,如何應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