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最少時間搞定補充文章,還能讓自己脫穎而出
申請大學最讓人頭疼的事情之一,就是那堆如山的補充文章 (supplemental essays)。
想像一下,如果你要申請 12 所學校,每個學校有 1 到 3 個甚至更多補充文章,那就差不多有 30 份要寫。而且這還是你完成 Common App 自傳 (personal statement)「後」的工作!
這聽起來簡直是場噩夢,但千萬不要拖延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動手,為什麼呢?
很多人習慣把補充文章留到申請的最後階段 (拖延症患者們,你們懂的),但補充文件其實非常重要!有些人甚至認為它們的重要性不亞於你的自傳。如果你的自傳很出色,但補充文件馬馬虎虎,招生官可能會對你的申請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以至於影響到你的錄取機會。
現在,我已經讓你進入「戰鬥(而非逃避)」模式了,但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其實你不用真的 30 份寫好寫滿。
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學校問的東西其實差不多。他們想了解的是:
你是誰?
你有多想來這所學校?
你能帶來什麼?
你的寫作能力如何?
只要稍微研究和動動腦,你就能找到一個主題,完美解決多個問題,讓我們開始吧!
Step 1:蒐集所有補充文章的題目
別假設自己記得所有題目!建議你打開 Common App (每年 8 月 1 日後會更新),逐一點開每所學校的選項,並把題目一條條複製到一個 Excel 表格中。雖然看起來可能會很「混亂」,就像這樣:
光是上面列出的6所學校,就有 13 篇補充文章要寫 ( 2024-2025 學年申請)。如果你打算申請超過 15 所學校 …… 呃,自己算算看有多少篇吧!
Step 2:列出你的活動清單,並選出最驕傲的 5 個經歷或成就
看看自己的活動清單,挑出那些你花最多時間投入、特別有趣、與眾不同的活動。如果你在自傳中沒有提到,補充文章就是讓招生官了解它們的好機會。
這些主題可以非常廣泛,像是:
機器人社團
教大學生高階經濟學
嘻哈樂
即興喜劇
為流浪狗之家募款
汽車清潔、美容
到當地大學實習
組建樂團
組織書友會
以及其他的林林總總,你懂的。
Step 3:對照題目,看看哪些主題可以「一魚多吃」
假設你選了「組建樂團」這個主題,因為你已經花了超過 10 年的時間在唱歌和創作音樂,那麼這個主題可能適合回答以下「全部」的補充文章題目:
我們的社群充滿對知識的好奇心,無論在課堂內外都樂於探索。請舉出一個讓你對學習感到真正興奮的想法或經歷。
請描述你的生活經歷、興趣以及性格中哪些方面能讓你在我們的校園裡成為與眾不同的存在。
我們的家庭與社群常常定義我們的世界。請描述你成長的環境,以及你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將如何為我們的多元社群帶來獨特的價值。
回想高中時期參與的各項活動,無論校內或校外,哪一個是你最引以為傲的?為什麼?
我們知道你的生活充滿各種必須參與的活動。告訴我們一件你單純為了快樂而去做的事情。
描述你如何應對一個意想不到的挑戰。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你想在申請中特別強調什麼?提出一些對你很重要但還沒機會分享的事情。
我們的學生、教授與研究人員以其創造力、發明精神和創新能力獲得許多殊榮,甚至把探測車送上火星。那麼,你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如何展現創造力、發明精神或創新的?
Step 4:腦力激盪並寫出可以回答所有題目的大綱
如果你覺得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從哪開始,我強烈建議花至少 15 分鐘填寫課外活動清單 (見下圖)。
在填寫清單時,你可能會想:真的有必要寫一篇能回答多個題目的補充文章嗎?放心,肯定值得!這個策略最棒的地方在於:最終完成的補充文章不僅可以回應題目,還能展現更多關於你自己的面向(因為你在回答每個題目時,融入了不同的個人特質)。而且猜猜怎麼樣?這些補充文章的本來的核心目的就是希望更了解你!
填完清單後,你應該已經有足夠的內容來完成一篇不錯的補充文章了,如果還不夠,那就再花點時間繼續腦力激盪吧!
Step 5:先打草稿,確保每個題目都能清楚回答
如果你是針對三個以上的題目寫初稿,我建議先把所有題目複製貼上到你的文件開頭,接著是你的大綱,確認大綱合理且能回應所有題目後,就可以設定 30 分鐘的計時器,開始動筆了!
為什麼要設定計時器?
因為要寫出完美的初稿真的很難!雖然曾經有過這種奇蹟,但它就像是獨角獸一樣稀有,事實上,打磨文章的最佳方法就是多次修訂,如果你本來就計劃多次修改,那在任何一版上花太多時間,都是浪費。不如設定計時器,快速完成初稿,然後修、修、再修!
雖然挑戰「一篇短文回應多個題目」聽起來很有趣,但某個時候你可能會開始懷疑:「我是不是有點太牽強了?」
創意性的連結雖然很好,但務必確保與每個題目的關聯性足夠清晰,如果連結不明確,重新閱讀題目,調整幾句話,讓連結變得清楚無比。
當然,你不可能用一篇文章搞定所有補充文章,但如果能找到一篇可以應對多個題目的文章,這就是大成功!
畢竟,總比寫 30 篇好吧?
想了解更多如何建立一個出色的課外活動清單,請參閱《兩個步驟,豐富你的課外活動清單》。